-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營銷推廣 > 專題列表 > 正文
中國十大繪畫藝術品(中國十大繪畫藝術品圖片)
大家好!今天讓創(chuàng)意嶺的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中國十大繪畫藝術品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著名的中國名間工藝品
中國民間工藝品
中國民間藝術工藝品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這些工藝品大都與民間傳說有關,材質有陶瓷、泥塑、布藝、木頭、燈彩、吊飾、
麗江木刻 、樺皮工藝、漆器工藝、 獸皮工藝、 硯石工藝、竹編工藝、漆器陶具、玉器工藝、大理石工藝、
土家族黃楊木雕、瓷器、風箏、剪紙、麥桿畫、年畫、鉛筆屑畫、唐卡、拓真畫、銀
飾、紙編畫、蘇繡、魚皮衣等。內容大都是精神活潑向上、吉祥如意、長命健康、富貴有余、兒孫滿堂等,用于民間傳統(tǒng)節(jié)日、傳統(tǒng)宗教和民族飾品用等。這些民間工藝品流傳廣泛,生動有趣,代表了中國人的傳統(tǒng)文化和日?;顒?。中國民間藝術網站在此特別分類選擇一些精品介紹給大家,供欣賞和參考。
中國民間繪畫藝術
中國民間繪畫藝術是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是中國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文化藝術中的珍品。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中國民間繪畫藝術已逐步發(fā)展為既具有鮮明的時代感,又富有生活韻味的民間性的現(xiàn)代民間繪畫。中國民間藝術網站在此特別分類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介紹給大家,供欣賞和參考。
中國民間民俗
我國是—個多民族、多宗教地區(qū),不同民族乃至不同姓氏、家族都有不同宗教信仰?!洞壤h志》記載說:“大庸所崇山外屏,少見天日,又性忍,刺膚血以事神者,千百成群,甚可笑也?!泵鞔c《岳州府志》也載:“沅澧流域,其俗信鬼而好祀,其祀必使巫覡作樂歌舞以娛神?!鼻宕墩缡献遄V》對武陵源一帶的宗教信仰也作了記述:“其俗信巫尚鬼,事向王、公安等神,以宿晨儺愿為要務,敬巫師,賽神愿,吹牛角,跳仗鼓……”這便是我國民族宗教信仰的特點。歷史上,中國家族先民曾經歷過“萬物有靈”和“圖騰”信仰歷史階段。由于道教、佛教和基督教、天主教的傳入,逐步演變?yōu)槎喾N崇拜。以至今天所說的民間民俗。
中國民間藝人
一天,我慕名來到廣西藤縣博物館參觀。博物館的前身是1979年建成的李鎮(zhèn)亞會議廳,1986年改建為共和國民族藝術博物館并對外開放。館內共存有中國最有名的藝術家以及著名詩人創(chuàng)作過的民族藝術專注,以及所收藏的數多種中國民間藝人作品。被譽為中國著名藝術博物館之一?,F(xiàn)在我中國民間藝術網站主要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燦爛的民間藝術遺產,保護中國民間藝術文化可持續(xù)性發(fā)展,進一步挖掘、整理、傳承、研究中國民間藝術,尤其是瀕臨失傳的民族古歌、古舞、古樂藝術等。
中國民間影視藝術
在迄今為止的人類藝術發(fā)展史上,最輝煌燦爛的篇章,大概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誕生并逐步成熟的電影藝術和隨之產生的電視藝術。作為新的藝術門類的影視藝術,借助于光電的魔力,把逼近于現(xiàn)實生活真實的影像和聲音再現(xiàn)于銀幕和屏幕上,這不僅實現(xiàn)了信息傳遞的大眾化,而且也使蘊含最廣泛和最普通的生活經驗的藝術內容,融入交流和接受的過程。使人們的精神世界表現(xiàn)和娛樂生活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豐富多彩。
中國民間舞蹈藝術
民間舞蹈藝術源遠流長,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已產生,經歷代發(fā)展,傳承至今,其種類因地域而別,內容十分豐富。
舞蹈《跑帷子》和《跑陣舞》是由古代戰(zhàn)爭中的陳兵布陣演變而來?!洞颡毥谦F》和《扛箱舞》反映了上古人與獸的搏斗?!洱埼琛贰ⅰ丢{舞》、《麒麟舞》、《趕犟驢》、《竹馬舞》和《貓蝶舞》是典型的模擬舞蹈?!洞虼号!泛汀洞蜩F舞》是模仿人們生產勞動時的情景?!栋嗣缊D》、《荷花燈》、《菊花燈》、《旱船舞》、《高蹺舞》等表現(xiàn)了勞動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型群眾舞蹈《秧歌舞》和《腰鼓舞》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產生的革命舞蹈?!短чw》、《肘閣》是典型的道具性舞蹈。震撼人心的《鼓舞》和《大銅器舞》場面壯觀,熱情奔放。運用道具進行表演,歌舞結合和采用虛擬、象征的表現(xiàn)手法是中原民間舞蹈的明顯特征。中國民間藝術網站在此特別分類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介紹給大家,供欣賞和參考。
中國民間戲曲藝術
戲曲是中國傳統(tǒng)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歷史悠久,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fā)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雖說它的淵源來自民間歌舞、說唱、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但區(qū)別一個劇種所顯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現(xiàn)在它來自不同聲腔系統(tǒng)的音樂唱腔。這些音樂唱腔則是以所產生地區(qū)的語言、民歌、民間音樂為依據,并兼收其他地區(qū)音樂而產生的。各個劇種的劇中人物大部分由生、旦、凈、丑等不同臉變化的腳色行當充任。表演上著重運用以生活為基礎提煉而成的程式性動作,和虛擬性的空間處理。講究唱、做、念、找藝術,表演運輸和富裕舞蹈性,技術性很高,構成有區(qū)別其他戲劇而成為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據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各民族地區(qū)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tǒng)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又出現(xiàn)許多改編的傳統(tǒng)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xiàn)現(xiàn)代生活題材的現(xiàn)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昆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評劇、晉劇、漢劇、潮劇、閩劇、河北梆子、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五十多個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qū)所限。
中國民間T臺
“T”型臺上身著古裝的靚麗時裝秀模特,激情四溢的流行歌手組合成了一幅古樸、神秘、生動的新場景。一個前衛(wèi)現(xiàn)代的時尚風標,一道獨特別致的風景線,呈現(xiàn)在了現(xiàn)代人民面前。每一次演出都會重新詮釋了中國古典服飾之華美與古裝藝術文化內涵。
中國民間建筑園林
中國園林建筑藝術是世界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它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其他門類一起發(fā)展,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經歷了一個長達兩千多年的歷史發(fā)展過程,有著極為豐富的文學、美學內涵。其發(fā)展大致可分成三個時期即:先秦及秦漢時期的“自然時期”,此時期是從“囿”到“苑”的發(fā)展時期,其特點是占地寬廣、工程浩大、人工設施增加;唐宋時期古典園林的形成時期,由漢代開端了中國園林發(fā)展進程,經過東漢、三國、魏晉南北朝到隋代統(tǒng)一中國的過渡,園林發(fā)展出現(xiàn)了兩個特點,一是在苑囿的營建中注意了游樂和賞景的作用;二是繪畫技術發(fā)展與造園藝術的發(fā)展互相促進。形成時期突出的成就就是造園和文學、繪畫的結合。明清時期是中國古典園林的全盛時期,至此中國園林建筑藝術已具備了功能全,形式多及藝術化三個特點。
中國民間家俱
中國民間家俱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部“木頭構創(chuàng)的絢麗詩篇”,其歷史悠久,自成體系,具有強烈的民族特點風格和中國特點。中國古代家俱發(fā)展到唐代時,隨著垂足坐生話方式的流行、椅、凳家俱發(fā)展起來到宋代高型家俱定型,室內陳設束、椅、幾、案,工藝技術日臻成熟。明清兩代是中國傳統(tǒng)家俱的黃金時期;不僅千紋萬華的漆飾家俱發(fā)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峰,而且產生了中國古代家俱史上成熟顯赫的明式家俱和豐富卓越的清式家俱。明清家具都以高級硬木為主要用材,拋棄了幾千年來中國傳統(tǒng)家俱一貫采用漆飾加工的制作方法,以木材自身的高雅材質,天然紋理和光潤色澤,使家俱產生了--種嶄新的意韻,品質和獨特的審美價值,并運用精湛無比的工藝,使家俱的構造實現(xiàn)了科學與世術的完美結合,從而在世界家俱史上樹起了一座光熠爍目的豐碑。
中國民間服飾
中國民族服飾種類繁多,色彩紛呈,是民族傳統(tǒng)文化和審美意識的具體體現(xiàn),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區(qū)的不同民族,創(chuàng)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飾習俗,在民族民俗構成中占有重要地位。民族服飾集中體現(xiàn)著民族文化,是區(qū)別一個民族的重要外部特征之一。
播娜摩簸箕畫
播娜摩簸箕畫是貴陽市的少數民族農民畫,播娜摩,布依族語,指雄踞市郊的云霧山。一個個尋常的農家常用簸箕,經生花妙筆將花草蟲魚、飛禽走獸、日月山川、神州傳說、人間趣事等繪制上去,便成為一件件古樸典雅的藝術品。播娜摩簸箕畫洋溢著濃郁的鄉(xiāng)情,極富民族特色。
大方漆器
聞名海內外的大方漆器,是貴州省大方縣(原名大定)出產的富有民族風格的傳統(tǒng)工藝美術制品。
明、清朝代,大方漆器就被選作“貢品”上京供奉皇帝。作為家庭陳設品裝飾書齋、客廳,更增添了古色古香的雅致。民間也作為日常生活中的用具,盛裝干鮮果品、蜜餞乃至菜肴均可。大方漆器在清道光年間盛極一時。當時古老的大定府城內幾乎家家都會制作漆器,故享有“漆城”之譽稱。
大方漆器的特點是,圖案幽雅逼真,造型樸實,漆色光亮可照人影,色澤艷麗,經久耐用,并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用作食具,不導熱,不串味,不漏水,不生蟲,耐酸、堿,不易腐朽,不褪色等。
當前,大方所生產的漆器品種有碗、盤、盒、壺、瓶、杯、屏風、一家具、玩具等280余種,其中對外銷售的為126個品種。大方漆器選料精良,采用牛、馬皮脫胎和布胎,以上等漆作涂料,一般一件制品需經過四十多道工序才得以完成。漆器制作工藝,可分為制坯、漆地、裝飾等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比較復雜的是裝飾。裝飾的技法有100多種,總起來可分為浮花、平花、暗花三個類型。這些工藝都極為精湛,體現(xiàn)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
大方漆器,做工精致、細膩纖巧、五彩繽紛,顯示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色。
貴州布依地毯
布依族在貴州省分布廣泛,是至今保留本民族傳統(tǒng)習慣較多的少數民族之一。他們勤勞勇敢,能歌善舞,特別是婦女制作蠟染、刺繡、編織、挑花的技藝保留至今并得到不斷發(fā)展,形成為貴州獨特的民族民間精湛技藝和強烈的民族藝術風格。安順地毯廠生產的布依地毯,就是在這塊民間藝術沃土上開出的新花。她融匯了民族民間優(yōu)秀紋樣,推陳出新,在繼承基礎上,加以發(fā)展,為中外人士喜愛并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圖案有代表自由、幸福、長壽的“石榴、桃子”,有象征著快樂、美滿的“蝴蝶、魚和花”等。它選用優(yōu)質羊毛精工織造而成,富有彈性,產品紋樣清晰、活潑,有立體感,新穎別致。配色一般為白和藍,使人感覺淡雅、明快、樸實和富有鄉(xiāng)土氣息。布依地毯現(xiàn)有九十道、一百二十道等品種。
貴州蠟染
蠟染是貴州著名的民間手工藝品,也是我國古老的傳統(tǒng)印染方法之一。貴州蠟染的圖案造型以行云、流水、花草、魚、蟲、禽、鳥、幾何圖紋為主,。取材十分廣泛,加之造型不拘一格,極富浪漫主義色彩。貴州是個多民族的省份,蠟染藝術風格亦多姿多彩,并因當地民族、地域的不同而各個特色。比如有的工整嚴謹,突出對稱;有的以幾何圖形為主題結構,顯得清新秀麗,也有的蠟染加紅黃兩色,使其色調深厚,層次更加豐富;還有的大藍底白花上再用彩色絲線刺繡,就更加五彩斑斕,別具韻味。
貴州蘆笙
在貴州各地少數民族居住的村寨,素有“蘆笙之鄉(xiāng)”、“歌舞之鄉(xiāng)”的稱譽。蘆笙,是少數民族特別喜愛的一種古老樂器之一,逢年過節(jié),他們都要舉行各式各樣、豐富多采的蘆笙會,吹起蘆笙跳起舞,慶祝自己的民族節(jié)日。蘆笙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遠在唐代時期,貴州少數民族人民就開始制作蘆笙,并涌現(xiàn)了不少的優(yōu)秀蘆笙吹奏家。古代進京朝貢者,就曾帶著蘆笙到宮廷演奏過,得到朝廷官員的高度贊賞。
隨著時代的變遷,蘆笙的形狀和演奏技巧,除保持了原有的風格外,有了新的改進。如今的蘆笙有六管、十管及十二管的,其長度有二尺、五尺及一丈多的;蘆笙的曲調,除保持原來的古樸、悠揚之外,曲調多變,節(jié)奏明快,特別是伴之深沉、雄渾的芒筒聲,使蘆笙的聲響和音量加重,格外委婉動人。其跳和舞姿的變化更大,不但跳步踢腿剛健有力,而且舞姿瀟灑自如,動作優(yōu)美。貴州少數民族地區(qū)的蘆笙會規(guī)模宏大,少則幾千人,多則幾萬人,十幾萬人。十里外,便能聽到嗡嗡悠揚的蘆笙吹奏的聲音。
遵義絲織品
遵義絲綢,歷史悠久,是貴州絲綢的發(fā)源地。清乾降時,由外傳來了柞蠶放養(yǎng)和巢絲法和技術。到清道光年間,遵義就已成為貴州絲綢貿易中心。近年來,所生產的絲綢織品暢銷國內,甚至銷到南洋各地,產品質量與杭綢不相上下。
此外,遵義的絲織品還有工農被面、緞背經、美麗綢等。絲織品的特點是:綢身緊密,手感光滑柔軟,溫潤如玉,輕飄而絢麗,具有桑蠶絲所特有的天然光澤。遵義的絲織品,遠銷北京、上海、蘭州等地。生絲、和服綢還外銷日本,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好評。
原木藝術
原木藝術是以自然界中和種帶表皮的木本、藤本及草本植物作為材料,因而作品既淳樸自然又具現(xiàn)代美感,表現(xiàn)出貴州地方原始文化的遠古、神秘、純樸和粗獷的美學情趣。其傷口有的氣勢磅礴,有的雋永深邃,有的活潑可愛。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的"陳白秋原木藝術展",受到國內外美術界的高度評價,其中三件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貴陽市白云區(qū)設有原木藝術展館。
玉屏簫笛
產于被譽為"簫笛之鄉(xiāng)"的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它是侗鄉(xiāng)民傳統(tǒng)的手工藝品和民族樂器,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簫笛在清朝被列為貢品,故又名貢簫。玉屏簫笛用當地產小水竹制作,竹節(jié)長而均勻,管壁肉厚持堅,不易破裂,不易蟲蛀。簫笛音質純正,音色圓潤,尤其是橢圓形扁簫,音色更佳,為蕭中上乘。玉屏簫笛的傳統(tǒng)雕刻頗具特色。鳳翥龍翔,栩栩如生;山水花鳥,清新迷人;草纂隸楷,流暢古雅。
苗族刺繡挑花
心靈手巧的貴州苗族婦女,大都善于飛針走線。在她們繡衣最明顯的部分,往往繡著各式各樣的優(yōu)美圖案:有金花銀果,彩蝶鳥禽,游龍飛鳳,還有千奇百怪的魚蝦蟲蟹,真可謂是千姿百態(tài),令人目眩。
在各種喜慶的日子,諸如“四月八”、“六月六”、“姊妹節(jié)”、“跳花場”、“斗?!钡裙?jié)日,苗族姑娘都要穿上自己親手繡制的繡花衣,梳妝打扮,競相比美,以此來表明自己的聰明靈巧,贏得小伙子的愛慕。
苗族刺繡針法繁多。常見的針法有平繡、破繡、布貼繡、打籽繡、盤繡、辮繡、線繡等數十種針法。這些刺繡針法具有樸實優(yōu)美、平滑光亮的特點。苗族刺繡針法有強烈的裝飾意趣,耐人尋味。苗族刺繡的紋樣,因地區(qū)的不同而各具特色。貴州黔東南臺江、施秉等地區(qū)刺繡圖案常用祭奠祖先“龍公”的圖騰紋樣;施洞地區(qū)則喜愛雀、獸、魚、蝦;從江地區(qū)偏愛花、草、家禽。這些刺繡在配色上多用鮮明的對比色,強烈感人。
貴州苗族婦女除刺繡技藝外,還擅長于挑花,其中尤以花溪苗族挑花最為著名?;ㄏ艋ㄒ延袔装倌甑臍v史。古老的花溪挑花圖案嚴謹,以魚刺紋為主?,F(xiàn)在的花溪挑花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不論是在色彩上,還是在結構上都更為符合現(xiàn)代人們的審美要求。挑花圖案題材廣泛,但花溪挑花常用植物紋樣,如刺梨花、蝴蝶花、八角花、雞冠花等,很少有動物和人物紋樣。構圖形式一般采用對稱式,二方連續(xù),單獨紋樣等,形式多樣,靈活多變。挑花用色較為單純。以白、紅、黃、桃紅、綠五種顏色為主,極少雜以其他顏色。十字挑花因受十字針腳的工藝限制,因此,造型概括、簡練,形體“幾何化”,具有強烈的裝飾意趣。在挑繡過程中,為了不使繡品弄臟,挑花能手大都用雙股或單股絲線從反面挑繡,形成了花溪地區(qū)獨特的“反排正看”的藝術風格。貴州苗族刺繡挑花常被應用在服飾、坐墊、壁掛、背包等日用生活品之中,具有樸素美麗的裝飾效果。貴州苗族刺繡挑花現(xiàn)已銷往世界許多國家,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雄精雕刻
“雄精”是雄黃礦中的結晶體,屬斜方晶系,色橙黃,半透明。用雄精雕刻工藝品,獨具特色,是貴州傳統(tǒng)工藝品之一。雄黃是貴州的特產之一。但是提煉“雄精”卻很困難,因而產量很小,非常名貴。雄精雕刻在清代就已盛行。歷史上貴陽所產雄精雕刻工藝品,有仙佛像、三星(福星、祿星、壽星)、歷史人物、如意及其它擺件、佩件、玩器等。
貴州民族織錦
貴州民族織錦,當地群眾叫做“織花”。她是祖國兄弟民族民間染織工藝百花園中一朵瑰麗的山花,播馥傳俏于貴州高原清水江兩岸;在苗族、侗族和布依族人民中世代相傳,是貴州各族婦女朝暮接觸的有著濃郁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間手工藝品。
貴州民族織錦的織造,是用土機進行手工數紗挑織,即挑經織緯和緯線起花。它分素錦和彩錦兩大類。素錦多以黑白為基調,屬通經通緯織造,如黔東南從江一帶的侗錦和丹寨的苗錦。彩錦則多以通經斷緯或通緯斷緯相結合,其織造工藝較素錦要復雜得多,如黔西南的興義市依錦和黔東南臺江一帶的苗錦。貴州民族織錦多屬幾何圖案,其取材主要來源于各族人民勞動生活中所熟悉的自然界的飛禽走獸和花鳥蟲魚之類。在織錦圖案的造型上,少數民族婦女在挑、編、織、繡方面,一個個無不都是巧奪天工的能手,在圖案造型上獨具匠心。根據織物經緯結構的規(guī)律和本民族的審美習慣,她們憑借自己對于自然物象的直觀感受和豐富的想象力,對所需飾物進行了高度的提煉概括、變形夸張,從而產生了自己獨特的古樸優(yōu)美的民族紋樣。其用色多以暖調而不受自然色的制約。著重強調對比、鮮艷和明快,以達到五彩絢爛、艷而不俗的效果。
苗錦中的彩錦,流行于清水江一帶,其代表作莫過于苗家婦女著盛裝時圍在百褶裙前面的“紅圍腰”了。它是古老苗錦中的明珠,可謂“彩錦之王”。苗家姑娘七、八歲就學織花,到十二三歲始學挑織,待十五六歲才基本學會紅圍腰的織造。它是聰慧的苗家姑娘心血的結晶,是她們借以顯示手藝、尋偶擇配、寄托終身和憧憬未來的珍貴織物。苗族婦女的盛裝,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全身的銀飾,這是珍貴富有的表示;再就是交織著姑娘們挑、編、織、繡才華的錦裝而服。這主要是上裝的衣袖花和下裝的圍腰花。圍腰花,遠看色彩斑斕醒目,近看龍盤鳥舞,花團錦簇。其比起衣袖花來,分外耀人眼目。所以,它是姑娘們“游方”、“踩鼓”和“吃姊妹飯”對比巧斗艷的奇珍佳品。
二、中國民間繪畫、手工藝有什么?
中國民間繪畫、手工藝等民間藝術是千百年來民眾創(chuàng)造并享受的文化,是民眾智慧的創(chuàng)造,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是大眾的、生活的、民俗的藝術,是藝術領域中的一項分類。泛指勞動者自己,而非專業(yè)美術工作者創(chuàng)造,在鄉(xiāng)村城鎮(zhèn)中由民間藝人創(chuàng)作并廣為流傳的美術作品如:糧食字畫、年畫、剪紙、木雕、皮影、石雕、磚雕、泥塑、玩具、陶瓷等,和民俗生活密切相關,民間群眾喜聞樂見,體現(xiàn)出清新、質樸的藝術風格。民間藝術反映著勞動人民獨特的生活情趣,包含著豐富深刻的社會歷史信息,代表著民眾的審美理想。民間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種類繁復,是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是民族文化的寶貴財富。 民間繪畫、手工藝等民間藝術的主要種類:牟氏糧食字畫、武強年畫、唐山皮影、蔚縣剪紙、雄縣花燈、曲陽雕刻、等這些民間藝術大都具有色彩鮮艷,造型雖已體材吉利,構圖飽滿和簡樸,粗獷古拙強烈、渾厚、率真的氣質、成仙之北方的性格。 1、糧食字畫的起源、藝術特色及用途:糧食字畫是用各種五谷雜糧顆粒制作而成的一種特殊之書畫藝術品。起源于清朝末年勞動人民為祈盼五谷豐收、天下太平,能過上吃飽飯的好日子而創(chuàng)制的一種民間藝術,曾作為地方官上京為民請命所奉之特殊貢品。具有很高的藝術收藏價值,是一種純手工工藝。如同刺繡一樣精細,每一粒都要恰到好處,方能出神入化的反映它的藝術風格,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將名人書法、字畫、警句、格言、詩詞等不同內容,用于真、草、隸、篆等多種字體,制作成一幅幅靈動飄逸、獨具特色的藝術作品。其作品不僅具有北方的粗獷、豪放,也具有南方的細膩、清雅,真可謂氣勢雄偉、精湛絕倫,是其它作品無法企及的。 糧食字畫作為一種特殊的藝術裝飾品,為人類文化藝術裝飾行業(yè)增色添輝。行政機關、事業(yè)單位辦公室、會議廳,掛上糧食字畫能充分體現(xiàn)公仆的為民情懷,時時提醒自己不忘土地,把人民時刻放在心里,站在最大多數人民的一面,其意義是可想而知的;"民以食為天",糧食字畫用五谷雜糧所創(chuàng)作,與飲食文化密切相關,落盡繁華、一派天然、淳樸親切,為裝修裝飾行業(yè)獨樹一幟,增色添輝;酒店賓館、農家飯莊等飲食行業(yè),掛上糧食字畫,有天然融合的獨特韻味,別具一格,與眾不同;生活中的人們都需要至情至愛的關懷,其作為禮品贈送友人,能體現(xiàn)最純真、最樸實、最信譽的感情與友情。 2、年畫色彩的特點:色彩明艷、明快、強烈、宋代出現(xiàn)明朝盛行。年畫:是我國民間歲末歡度春節(jié)喜慶豐收預示來年光景美好的一種最普及得民俗藝術品。 河北武強年畫:是傳統(tǒng)民間木刻版畫一種,以木刻版,套色印刷。構圖飽滿,線條剛強有力,設色濃郁,艷而不媚,色彩以紅、黃、綠為主,是人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武強年畫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采用杜木刻板、采用黑、紅、綠、黃、紫、粉幾套色水印的木牌畫。手工刻板,手工拓印,繪、刻、印緊密結合,古樸而精美。其構圖飽滿,線條粗放,色彩強烈,裝飾性強,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畫面結構緊湊,主題突出,人物場景簡練??贪嬉躁柨虨橹鳎媸╆幙?,線條穩(wěn)健、流暢。運用黑白對比手法,不失其古樸、雅拙的風格。色彩用原色,單純而富有變化,強烈而又調和,形成了喜氣洋洋的節(jié)日氣氛。 3、民間剪紙基本類型:單色、染色、套色、陰文剪紙、陽文剪紙。通過剪刻染等方法塑造個中形象。剪紙歷史久遠,據著《西陽雜祖》記載,唐代就有"剪紙的小幡"之說。 4、剪紙的用途和分類:窗花、喜花、花樣。剪紙的藝術特色:題材廣泛,制作簡便,構圖富于變化,造型洗練,線條明快,色彩明快形式優(yōu)美,否有強烈的裝飾感。多用象征手法 、長壽、吉祥內容。 創(chuàng)作方法:(1)確定體裁內容 ;(2)選擇最能表現(xiàn)物象特征的角度畫單線設計稿,注意形象的平面化;(3)把單線稿變成雙線稿 ;(4)把雙線稿放在紙上用大頭針別好后一起剪刻。 5、風箏:是中國傳統(tǒng)工藝品也是民間玩具,在河北流傳相當廣泛?;窘Y構是用細竹扎成骨架,糊上紙或絲織品并施彩繪而成。風箏的種類:硬翅風箏、拍子風箏、直串風箏、軟翅風箏、筒形風箏、折裝風箏。樣式:禽、鳥、魚、蟲、人物。起源:漢初韓信 6、阿福:民間泥塑,一般宜細眉善目、面帶微笑的胖娃娃的形象出現(xiàn),寄托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體現(xiàn)著人們求富托付盼福的感受。 7、彩陶:在中國現(xiàn)存原始藝術中最早以色彩圖形與造型相結合成為人類珍貴的文化遺產。 8、皮影戲:是傀儡戲的一種影人是平面制作,最初用紙刻制后來用驢、牛、羊等動物皮剪刻,制作成關節(jié)能動的人或物象,染色后由人操作動作,靠燈光映現(xiàn)在白布屏幕上演出,又稱"影子戲" 。唐山皮影:刻制精細,造型優(yōu)美裝飾性強。 中國木偶類別:仗類木偶、鐵枝木偶、布袋木偶、提線木偶。 9、版畫:在不同材質的版面上經過加工制作,制成印版輔與油墨或色彩,印出的作品。 10、染紙:主要表現(xiàn)形式為將較薄的吸水紙經過折疊、扎、卷、夾搓、揉等方法,并通過并通過、點、暈、刷、擠、捏、洗垂、潑等染色技法而形成千變萬化絢麗多彩的裝飾紋樣。 11、折紙:以簡化、夸張、變形為表現(xiàn)手法 。 12、戲劇臉譜:生、旦、凈、末、丑是中國戲劇中特有的化妝藝術,以寫實與象征相結合的藝術夸張手法,鮮明地表現(xiàn)人物面貌,揭示人物性格類型,臉譜既是中國戲劇舞臺上特有化妝手段又是一種富有裝飾性的圖案藝術,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分為凈角臉譜和丑角角臉譜。 京劇臉譜的顏色是以某種顏色象征某一人物的品格,這種顏色作為主色,它是一個臉譜最主要直覺得表現(xiàn)手段,每個臉譜至少用三種以上顏色,各種色彩有不同的作用象征。黃、勇、兇暴。紫 剛正穩(wěn)練沉著。藍 剛強、勇有心計。綠頑強暴躁。白陰險-狡詐。紅忠貞英勇。黑正直無私、剛正不阿、金銀神圣。 13、繪畫日記:繪畫日記形式把一天中最有意義的事情記錄下來,用形象的語言表達思想感情,將會為你的學習生活增添許多樂趣,同時,又培養(yǎng)了繪畫造型能力。 14、水彩點染以水為媒介通過滲化來進行色彩變化。 15、頭飾的作法很多,一般要經過剪、畫、粘、貼的過程完成,最后將做好的頭飾粘在帶箍上,帶箍長短要與自己頭的大小合適。有的頭飾也可以直接戴在頭上。 16、面具是表演用的道具,所以形象要大膽、夸張。把一塊硬卡紙經過撕、剪、貼、畫線等方法,做成各種藝術造型,拉上皮筋即可。 17、繡花樣是河北廣大農村喜聞樂見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繡花樣可以做成帽子、門簾、坐墊、鞋子、書包。
三、中華古典藝術品哪些
青花瓷。
青花瓷(blue and white porcelain),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后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fā)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wěn)定的特點。漢族勞動人民制作瓷器的歷史悠久,品種繁多。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xiàn)在元代景德鎮(zhèn)的湖田窯。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fā)展到了頂峰。明清時期,還創(chuàng)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景德鎮(zhèn)出唐青花[1]唐代的青花瓷器是處于青花瓷的濫觴期。人們能見到的標本有20世紀70—80年代揚州出土的青花瓷殘片二十余片;香港馮平山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青花條紋復;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收藏的一件花卉紋碗;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的一件魚藻紋罐;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點彩梅朵紋器蓋。通過對揚州出土瓷片的胎、釉、彩進行研究,并對唐代鞏縣窯的物質和技術條件進行分析,初步斷定唐青花的產地是河南鞏縣窯。近些年來在鞏縣窯窯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標本,由此進一步確認了唐青花的產地就在河南鞏縣窯。 從揚州出土的青花瓷片來看,其青料發(fā)色濃艷,帶結晶斑,為低錳低鐵含銅鈷料,應是從中西亞地區(qū)進口的鈷料。胎質多粗松,呈米灰色,燒結度較差。底釉白中泛黃,釉質較粗。胎釉之間施化妝土。器型以小件為主,有復、碗、罐、蓋等。紋飾除丹麥哥本哈根博物館收藏的魚藻紋罐以外,其余的均為花草紋。其中花草紋又分兩大類,一類是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花草,以石竹花、梅花等小花朵為多見;另一類是在菱形等幾何圖形中夾以散葉紋,為典型的阿拉伯圖案紋飾。從這一點看來,并結合唐青花出土較多的地點(揚州為唐代重要港口),可證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銷。宋青花唐青花經過初創(chuàng)期以后,并沒有迅速發(fā)展起來,而是走向了衰敗。截至2012年7月28日,人們能見到的宋青花只有從兩處塔基遺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一是1957年發(fā)掘于浙江省龍泉縣的金沙塔塔基,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殘片。該塔的塔磚上有絕對紀年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另一處是1970年在浙江省紹興市環(huán)翠塔的塔基,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殘片。該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證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 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都是碗的殘片。胎質有的較粗,有的較細。紋飾有菊花紋、圓圈紋、弦紋、線紋等。青花發(fā)色前一處的較濃、發(fā)黑;后一處的較淡。發(fā)色較黑者,應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緣故。浙江省本身就有著豐富的鈷土礦,這些青花瓷應該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鈷料。它們與唐青花并無直接的延續(xù)關系。元青花成熟的青花瓷出現(xiàn)在元代的景德鎮(zhèn)。元青花瓷的胎由于采用了“瓷石+高嶺土”的二元配方,使胎中的Al₂O₃含量增高,燒成溫度提高,焙燒過程中的變形率減少。多數器物的胎體也因此厚重,造型厚實飽滿。胎色略帶灰、黃,胎質疏松。底釉分青白和卵白兩種,乳濁感強。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國產料和進口料兩種:國產料為高錳低鐵型青料,呈色青藍偏灰黑;進口料為低錳高鐵型青料,呈色青翠濃艷,有鐵銹斑痕。在部分器物上,也有國產料和進口料并用的情況。器型主要有日用器、供器、鎮(zhèn)墓器等類,尤以竹節(jié)高足杯、帶座器、鎮(zhèn)墓器最具時代特色。除玉壺春底足蕩釉外,其它器物底多砂底無釉,見火石紅。 元青花的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筆法以一筆點劃多見,流暢有力;勾勒渲染則粗壯沉著。主題紋飾的題材有人物、動物、植物、詩文等。人物有高士圖(四愛圖)、歷史人物等;動物有龍鳳、麒麟、鴛鴦、游魚等;植物常見的有牡丹、蓮花、蘭花、松竹梅、靈芝、花葉、瓜果等;詩文極少見。所畫牡丹的花瓣多留白邊;龍紋為小頭、細頸、長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鱗紋多為網格狀,矯健而兇猛。輔助紋飾多為卷草、蓮瓣、古錢、海水、回紋、朵云、蕉葉等。蓮瓣紋形狀似“大括號”,蓮瓣中常繪道家雜寶;如意云紋中常繪海八怪或折枝蓮花、纏枝花卉,繪三階云;蕉葉中梗為實心(填滿青料);海水紋為粗線與細線描繪相結合。明清青花明清時期是青花瓷器達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時期。明永樂、宣德時期是青花瓷器發(fā)展的一個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稱;清康熙時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發(fā)展到了巔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發(fā)展而逐漸走向衰退,雖在清末(光緒)時一度中興,最終無法延續(xù)康熙朝的盛勢??偟恼f來,這一時期的官窯器制作嚴謹、精致;民窯器則隨意、灑脫,畫面寫意性強。從明晚期開始,青花繪畫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國畫繪畫技法的元素。 1、明初(洪武朝1368--1402)的青花器有大小盤、碗、梅瓶、玉壺春瓶等。所用青料以國產料為主,也不排除有少量進口料。青花發(fā)色有的淡藍,有的泛灰。前者有一部分有暈散現(xiàn)象。紋飾布局仍有元代多層裝飾的遺風,題材也變化不大,但許多細節(jié)已有變化:如蕉葉的中梗留白;花瓣留白邊較之元代更明顯清晰;牡丹葉子“缺刻”部位較深,不如元代的肥碩;菊花繪成“扁菊”,花芯以方格紋表現(xiàn);龍紋仍是細長身,但除了三、四爪外,已出現(xiàn)五爪,爪形似風輪,氣勢不如元龍兇猛矯健。輔助紋飾的如意云頭由元代的三階云改為二階云;蓮瓣紋內多繪佛家八寶(元代多繪道家雜寶)。碗、小盤多繪云氣紋,僅繪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器物底足多平切、砂底無釉見窯紅。未出現(xiàn)年款,帶款的器物也極少。 相關鏈接:明洪武青花瓷 2、永樂、宣德(1403—1435)的青花瓷器呈現(xiàn)出了較高的工藝水平。此期所用青料,以蘇泥勃青為主,多見“鐵銹斑痕”。也有部分國產青料。但即便是國產料,發(fā)色也相當好。器型有盤、碗、壺、罐、杯等。尤其是出現(xiàn)了一些僧帽壺、綬帶扁壺、花澆等非漢文化的器型,反映了這一時期與外域、外族的文化交流與融合。紋飾多見各種纏枝或折枝花果、龍鳳、海水、海怪、游魚等。胎質較以前細膩致密。釉質肥潤,多見橘皮紋。兩朝的器物相比,永樂的器型較輕薄、秀美,青花發(fā)色較濃艷、鐵銹斑痕更重,紋飾較疏朗,描繪更細膩,底釉較白,器物多無款,僅見“永樂年制”四字篆書款。宣德器器體較厚重,紋飾較緊密,底釉略泛青,帶款器較多,有四字或六字年款,并有“宣德款布全身”之說??偟恼f來,宣德青花數量大、品種多、影響廣,故有“青花首推宣德”之說。 相關鏈接:明永樂青花瓷、明宣德青花瓷 3、正統(tǒng)、景泰、天順(1436—1464)三朝,由于政治動蕩、天災人禍等因素影響,導致了經濟的衰退。而且從正統(tǒng)初即多次下令“禁造官樣瓷器”,故這一時期瓷器數量較少,被稱為陶瓷史上的“空白期”??偟恼f來,此期器型主要還是瓶、罐、碗、杯、盤等幾類。所用青料仍有部分是“蘇青”。青花發(fā)色有的濃艷,與宣德器相近似,有的淡雅,與成化器較接近。釉面多泛灰。胎體較厚重。底足修削不細膩,有敦厚感;多見淺寬平砂底,有的有粘砂現(xiàn)象,有的見火石紅。正統(tǒng)時的瓶、罐器口為直頸形,與宣德器一致;天順時的則是象梯形的上窄下闊形,與成化時相近。瓶、罐的身體均是豐肩、圓腹、下收、足稍外撇;梅瓶的器身較宣德的修長。紋飾以一筆點劃為主,有人物、花卉、龍鳳、孔雀等。人物的背景多畫大片云氣紋。瓶、罐邊飾喜畫海水紋或蕉葉紋,其蕉葉中梗留白,葉面較寬大,像小樹一般??钭R正統(tǒng)的是福字款;景泰開始款識從器心移到器底,除福字外,還有“太平年造”、“太平”、“大明年造”等;天順有紀年款、梵文款等。 相關鏈接:明正統(tǒng)青花瓷、明景泰青花瓷、明天順青花瓷 4、成化(1465—1487)、弘治(1488—1505)、正德(1506—1521)三朝處于明中期。成化和弘治中期以前使用平等青,發(fā)色淡雅。弘治晚期與正德則發(fā)色灰藍。但此期也有個別器物發(fā)色濃艷,有鐵銹斑。 成化多淡描青花。紋飾布局前期疏朗,后期繁密,多畫三果、三友、九秋、高士、嬰戲、龍穿花等。花葉似手掌撐開狀;葉子多齒邊,花葉均無陰陽正反;魚藻的水草飄似海帶;山石似鑰匙狀無凹凸感;邊飾較簡單,碗、盤、杯等口沿、圈足僅用弦紋裝飾;龍多為夔龍,鼻子長長的像象鼻;十字寶杵、阿拉伯文等伊斯蘭教內容的紋飾多見。胎質細膩潔白,釉極細潤有玉質感,但稍微發(fā)青。器型有罐、梅瓶、洗、盞托、盤、杯、碗等,爐為三乳足筒式或鼓形爐??钭R除“天”字罐外,還有“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單、雙行款;圖記款主要有方勝、銀錠等。 弘治器物早、中期大致與成化同,甚至比成化更纖巧柔和。后期與正德器接近?;ㄈ~紋細而密,梵文圖案增多,龍紋纖細柔和,人物灑脫??钭R為六字、四字楷書款都有。 正德仍用國產料,前期用平等青,發(fā)色灰藍。晚期始用回青。有的暈散。其器物的器型、胎質、釉質與弘治接近,氣泡密集。深腹碗、帶座器等流行。后期多見大器。紋飾常見的有鳳穿花、魚藻、獅子繡球、庭園嬰戲、樹石欄桿、蓮托八寶等,繪畫較弘治的粗。碗盤底心下蹋,碗出現(xiàn)雞心底。器底多見窯紅、粘砂、跳刀痕等現(xiàn)象。年款有四字和六字楷書款,個別用“造”字。 相關鏈接:明成化青花瓷、明弘治青花瓷、明正德青花瓷 5、明晚期的嘉靖(1522—1566)、隆慶(1567—1572)、萬歷(1573—1620)三朝中,以嘉靖的時間最長,故此朝的器物發(fā)色不盡相同,早期的與正德器相近,發(fā)色灰藍。但此期獨具特色的是使用回青料。紋飾除傳統(tǒng)的仍流行外,道教色彩的紋飾大量增加,如云鶴、八仙、八卦、道家八寶等。花組字為獨具特色的紋飾。此外還有嬰戲、高士、魚藻圖等。嬰戲圖的娃娃頭前額突出明顯。胎、釉均是小器細、大器粗。大器較多。八角形、四方形、六角形、上圓下方式葫蘆瓶等異型器多見。朝珠盒為此朝獨特器型??钭R“制”、“造”均用,以“制”字居多。器底心書“金錄大醮壇用”為祭祀用器。還有東書堂、東蘿館等堂名款。 隆慶朝由于時間短,因而器物也少,大器、帶年款器則更少。青料用回青,呈色穩(wěn)定、純正,藍中泛紫(不像嘉靖器般紫得厲害)。紋飾與嘉靖朝相近。因以小件器為主,胎、釉較細膩。多六角、八角等造型。官窯器的款識有“大明隆慶年造”和“隆慶年造”兩種,不見“制”款;民窯器款有“隆慶年造”或“制”四字款;吉語款有萬福攸同、福壽康寧等,頌語款有富貴佳器等。 萬歷早期用回青,中晚期用石子青及浙料。多淡描青花。紋飾除傳統(tǒng)的外,還流行錦地開光紋飾;紋飾布局繁密,主題不清;另外福祿壽字為紋飾的也多見。瓶類較多見鏤空、套活環(huán)等工藝。器型除傳統(tǒng)的外,新出現(xiàn)了壁瓶。胎質較粗,釉白中泛青??钭R多見“大明萬歷年造”,也有“大明萬歷年制”、“萬歷年造”;多偽托款,有宣德、成化、嘉靖的。總的來說工藝水平較前退步。 相關鏈接:明嘉靖青花瓷、明隆慶青花瓷、明萬歷青花瓷 6、明末天啟(1620—1627)、崇禎(1628—1644)時由于政治動蕩,導致百業(yè)凋敝,陶瓷業(yè)也蕭條冷清。天啟十九年以后朝廷即無下令造官窯器,因此天啟年款器甚少,以“大明天啟年制”為主,也有“天啟年制”款。民窯器中各種圖記款、堂名款、吉語款、頌語款增多,如玉堂佳器、萬福攸同等;多偽托款,有永樂、宣德、成化、天順、正德、嘉靖等朝的,其中偽托天順款的惟有天啟。紋飾仍以傳統(tǒng)紋飾為主,但道教內容的紋飾較萬歷時少,畫意粗率。此期的紋飾較疏朗,生活氣息較重。胎體厚重、胎質粗松、器形不規(guī)整、器底粘砂、塌底、跳刀痕等已成時代特征。 崇禎無官款器。器型不多,以缽式爐多見,此外還有碗、杯、瓶、花觚等。青料有石子青、浙料等。發(fā)色粗者多暈散、精者穩(wěn)定。紋飾圖案除傳統(tǒng)題材外,高士圖尤其多見。嬰戲圖小孩頭大腳小比例不諧調。山水人物圖(高士圖)中秋草、括號云、小太陽等為典型特色。胎質粗疏。釉白中閃青,有的發(fā)灰。 相關鏈接:明天啟青花瓷、明崇禎青花瓷 7、清初順治(1644—1661)朝時間不長,但卻是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為后來康熙時期的巔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順治青花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器型較少,主要有爐、觚、瓶、大小盤、碗、罐等。胎體總的來說較粗糙,大器如爐、大盤、觚等胎體厚重,小器如小盤、碗等胎體則較輕薄。但也有個別器物胎質細膩、致密的,可見糯米狀。底釉多白中閃青,有的還略顯泛灰,釉層稀薄。青花料應是浙料和石子青兩種并用,致使發(fā)色有的青翠、有的青藍。其中爐的青花發(fā)色多顯青翠,其它器物的發(fā)色多顯灰藍。紋飾多見花鳥、山水、洞石、秋草、江上小舟、怪獸、瑞獸、芭蕉、云氣等。大盤喜歡在口沿處畫一青花線圈,再在圈內畫主體紋飾;小盤多在盤面一側畫一片梧桐葉,另一側書“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皆秋”等相近的詩句。瓶、觚、罐等大器也喜歡用青花線作紋飾的分隔。畫法以勾勒、平涂、渲染、線描相結合。繪畫筆調隨意,雖然比晚明時工整,但仍未見康熙時的嚴謹、細致的作風。畫面布局較豐滿,尤其是大盤、罐、瓶、觚等類器物。開始出現(xiàn)皴法和濃淡色階的變化,但尚不成熟。瓶、觚等多平砂底。盤、碗、罐等底部多見縮釉點,底足粘砂較常見。碗的底部多跳刀痕。民窯器多、官窯器少,而且有年款的器物甚少。 相關鏈接:清順治青花瓷 8、康熙(1662—1722)朝時間跨度長,器物類型豐富,工藝水平高超。此期使用浙料和珠明料,青花發(fā)色前期較灰暗,中期以后青幽翠藍、明快亮麗。畫法早期以單線平涂為主,氣勢粗獷;中期以后則勾勒、渲染、皴法等并用,繪畫精細,并以青花色階(即所謂“青花五彩”)而備受推崇。紋飾題材多樣,有山水人物、龍鳳花鳥、魚蟲走獸、詩文、博古等,其中最具時代特點的是冰梅、耕織圖、刀馬人、雙犄牡丹等。圖案留白邊較其他朝明顯。胎致密細白,呈糯米糕狀。釉硬,與胎結合緊密,見桔皮或棕眼,早期白中閃青,中期以后亮白。器型除日用器外,觀賞瓷大量增多,典型器有蓋罐、鳳尾尊、花觚、象腿瓶、筆筒等。器物的底足也有極強的時代特征:琢器多二層臺底;筆筒多玉璧底;圈足早期的多是兩邊斜削的較尖的“鯽魚背”底,中期以后基本上是圓潤的“泥鰍背”底;大盤類多雙圈底,這種底從明末和順治時出現(xiàn),流行至康熙中期??钭R種類多樣,早期多用干支款,年款多用楷書,中期以后各種堂名款、圖記款、花押款流行,并流行至雍正。仿款、偽托款也較多見,尤其以仿嘉靖款居多。 相關鏈接:清康熙青花瓷 9、雍正(1723—1735)、乾?。?736—1795)時期青花器多仿明永樂、宣德的蘇麻離青,但沒有進口料,以筆端點染鐵銹斑痕。其次是仿成化的淡描青花。仿明器物除了從胎、釉、青料等方面區(qū)別外,器型也是重要的區(qū)別點:明器的胎接口是上下接,清器是前后接。 雍正時工藝精細,修胎講究,民窯器則粗糙、有旋胎痕。乾隆時尤其是后期工藝開始走下坡路,除了繼承前朝的品種外,還有創(chuàng)新的品種青花玲瓏瓷。紋飾內容也較雍正時多樣,但總的來說以寓意吉祥的圖案為主。 款識除年款外,雍正時較多見的有雜寶款、四朵花款、動物形款等,堂名款較康熙少。乾隆時堂名款又較雍正的多,年款多篆書,也有四朵花款。 相關鏈接:清雍正青花瓷、清乾隆青花瓷 10、嘉慶(1796—1820)以后青花瓷逐漸走下坡路。嘉慶前期的器物基本與乾隆相同,但工藝粗糙,造型厚重笨拙,釉稀薄而發(fā)灰、泛青。道光(1821—1850)、咸豐(1851—1861)、同治(1862—1874)時期的器物大體相近:青花發(fā)色飄浮,胎質粗松,釉稀薄,胎釉結合不緊密,紋飾以吉祥圖案為主。 相關鏈接:清嘉慶青花瓷、清道光青花瓷、清咸豐青花瓷、清同治青花瓷 11、光緒(1875—1908)時青花瓷一度中興,仿康熙器水平較高,但胎體較輕,白釉較薄而發(fā)澀,修胎也不夠精細。其他器物則無論胎釉和造型均與同治相近。青花加料彩器多見??钭R除年款外,還有“長春宮制”、“坤寧宮制”、“儲秀宮制”等;偽托款多見“康熙年制”、“若深珍藏”等。 相關鏈接:清光緒青花瓷 12、宣統(tǒng)(1909—1911)時開始出現(xiàn)化學青料。 相關鏈接:清宣統(tǒng)青花瓷 青料介紹回青回青,有產于西域、新疆、云南等多種說法。此料發(fā)色菁幽泛紫,若單獨使用則渾散不收,故多與石子青混合使用。明代嘉靖至萬歷前期多用此料。其中分上青:混入石子青10%,用于混水(填色),發(fā)色青亮;中青:混入石子青40%,用于設色(勾勒輪廓),筆路分明清晰。 浙料浙料,又稱浙青,產于浙江紹興、金華一帶。國產料中以浙料最為上乘,其發(fā)色青翠,明代萬歷中期至清代,景德鎮(zhèn)官窯青花器均采用此料。 平等青平等青,又稱陂唐青,產于江西樂平。明“空白期”晚期和成化、弘治、正德早期時使用。此料呈色淡雅、青亮、穩(wěn)定,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時。 石子青石子青,又稱石青,產于江西高安、宜豐、上高一帶。此料單獨使用時,青花發(fā)色灰暗甚至發(fā)黑,明清二代民窯普遍采用此料,官窯則用于與回青調和使用。 珠明料珠明料,產于云南宣威、會澤、宜良等縣,其中以宣威料最好。此料發(fā)色明麗純正??滴跚嗷ǘ嗖捎么肆?。上述國產鈷料多屬高錳類。 蘇麻離青蘇麻離青,即蘇泥麻青、蘇勃泥青、蘇泥勃青等。其名稱的來源,一說是來自波斯語“蘇來曼”的譯音。這種鈷料的產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薩村,村民們認為是一名叫蘇來曼的人發(fā)現(xiàn)了這種鈷料,故以其名字來命名此料。另一種說法是,蘇泥麻青應為蘇麻離青,是英文smalt的譯音,意為深藍色或繪畫用的深藍色粉末顏料。此料屬低錳高鐵類鈷料,故青花呈色濃重青翠,有“鐵銹斑痕”,俗稱“錫光”。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樂、宣德官窯所用青料均是這種,產地均在古波斯或今敘利亞一帶。 化學青料化學青料,即用化學制品氧化鈷配制的青料。發(fā)色紫藍、純粹、濃艷,但輕浮而缺乏附著力,價格也低廉。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 款識種類中國古代青花瓷,繪畫裝飾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圖案款識種類繁多,各個時期的款識均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根據青花瓷款識的形式、種類來看,主要可分為紀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贊頌款和紋飾款五大類。 紀年款[2]在青花瓷上,用寫、刻、印等方法標明瓷器燒造年代的款識,稱為紀年款。作者國古代瓷器款識,以紀年示為主,紀年款又分帝王年號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號的干支款兩類。明代永樂年間,在青花瓷上開始出現(xiàn)紀年款,篆書字體飄逸流暢,邊飾蓮瓣紋。宣靖款端莊剛勁。成化款鐵劃銀鉤,釉面有云蒙氣。嘉靖款筆畫粗重,勁中藏秀。前人曾將明代紀年款歸納為:“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雜”五句話。清代康熙款字體工整,青花料色明麗。雍正款楷書蒼勁有力,格式講究。乾隆、嘉、道光款多為篆體,字體排列緊密,猶如一枚篆印。近代款識中“江西瓷業(yè)公司”款較多,楷書秀逸,其中還有英文款識“CHINA”,是近代出口瓷的標志,是青花中最早使用的英文款。民窯青花瓷的紀年款很少,有“大明年造”等,字體草率。書寫得很隨意。產的青花瓷最為著名。歷史上帶有穆斯林風格花紋的瓷器稱為“回青”,屬于外銷瓷。[1]四、清明上河圖哪里可以看見透視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明上河圖寬24.8厘米、長528.7厘米[1],絹本設色。作品以長卷形式,采用散點透視構圖法,生動記錄了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是北宋時期都城東京當年繁榮的見證,也是北宋城市經濟情況的寫照。[2]
這在中國乃至世界繪畫史上都是獨一無二的。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共繪制了數量龐大的各色人物,牛、騾、驢等牲畜,車、轎、大小船只,房屋、橋梁、城樓等各有特色,體現(xiàn)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3]
中文名
清明上河圖
外文名
Along the River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
年代
北宋
作者
張擇端
描繪地點
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
相關視頻
62.7萬播放|44:36
你不知道的清明上河圖細節(jié)
桃花水生了嗎
133.8萬播放|01:22
《清明上河圖》,國寶級的風俗畫,用一幅畫記錄一個時代
湖南衛(wèi)視
百萬播放
172.6萬播放|16:13
解密十大名畫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畫小二
1千點贊
8.1萬播放|05:31
將《清明上河圖》放大100倍!一男子的動作,讓女生看完臉紅不已
Bede比德說
5601播放|01:11
十字繡清明上河圖,內城屋舍的房頂顏色一塊一塊的看起來就很好繡
手工繡工十字繡
6739播放|09:27
站C位的不都是主角,清明上河圖中那些走出畫面的邊緣人的秘密
勇猛智頻道
21.6萬播放|02:04
清明上河圖,北宋張擇端風俗畫
藝術品之家Mj
5165播放|01:44
十字繡清明上河圖,深深淺淺的葉子顏色,跳針得很
手工繡工十字繡
5283播放|05:54
戲說《清明上河圖》高清細節(jié)!有藥店,有豪車,竟還有外賣送餐!?
格物源
32.7萬播放|01:45
《清明上河圖》是描繪的清明節(jié)嗎
畫小二
查看更多
相關星圖
中國古代著名畫作
共8個詞條
3.6萬閱讀
韓熙載夜宴圖
《韓熙載夜宴圖》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的繪畫作品,現(xiàn)存宋摹本,絹本設色,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韓熙載夜宴圖》描繪
百駿圖
《百駿圖》是意大利籍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創(chuàng)作的繪畫作品,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此圖稿本為紙質,原作分別收藏于美國紐約大都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
查看更多
第二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
共37個詞條
5.0萬閱讀
平復帖
藏于:故宮博物院
伯遠帖
藏于:故宮博物院
蘭亭修禊
藏于:故宮博物院
查看更多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共10個詞條
14.5萬閱讀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為北宋風俗畫,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屬國寶級文物,現(xiàn)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清明上
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是東晉顧愷之的畫作,原《洛神賦圖》卷為設色絹本。是由多個故事情節(jié)組成的類似連環(huán)畫而又融會貫通的長卷,現(xiàn)已失。
步輦圖
《步輦圖》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xiàn)藏于故宮博物院。作品設色典雅絢麗,線條流暢圓勁,構圖錯落
查看更多
構圖鑒賞流傳歷史版本后世評價畫作之謎重要展覽作者簡介TA說
構圖
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時期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的狀況,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和繁榮景象。
清明上河是當時的民間風俗,像今天的節(jié)日集會,人們藉以參加商貿活動。全圖大致分為汴京郊外春光、汴河場景、城內街市三部分。
郊外
輕輕打開此圖,見小溪旁邊的大路上一溜駱駝隊,遠遠的從東北方向汴京城走來、五匹毛驢[4]負重累累,前面的馬夫把領頭的牲畜趕向拐彎處的橋上,后面的馱夫用馬鞭把馱隊驅趕向前,目的地快要到了,從馱工熟練的駕驛著馱隊的神情就知道他們是行走多年的老馬幫了。
小橋旁一只小舢板栓在樹蔸上,幾戶農家小院錯落有序地分布在樹叢中,幾棵高樹枝上有四個鴉雀窩,看起來與鴉雀筑窩方式與高度別無二致。打麥場上有幾個石碾子,是用于秋收時脫粒用的,此時還閑置在那里。羊圈里有幾只羊,羊圈旁邊似乎是雞鴨圈,仿佛圈里飼養(yǎng)了很大一群雞鴨,好一幅恬靜的鄉(xiāng)村圖景,不由得驚嘆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有如上此發(fā)達的農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
鈔券版清明上河圖
再看過來的畫面已是農業(yè)與商貿的接合部,右上面是一隊接親娶妻的隊伍,徐徐的從北邊拐過來,后面的新郎官騎著一匹棗紅馬,馬后面是一位挑著新娘嫁妝的腳夫、馬前一人抱著新娘的梳妝物品盒,前面一乘轎子應是新娘坐的,因為轎子的處面都用各種草木花卉裝飾著,此可謂“花轎”;花轎一詞既新娘出嫁時乘坐的交通工具就來源此民風民俗吧。轎子后面一挑夫挑著一擔魚肉、表示女方娘家祝福夫婿富貴有魚(余)。
從朱元璋時期開始,清明掃墓開始盛行。因此單憑清明二字,就說這支隊伍是掃墓歸來是不妥的,應是接親娶妻活動的隊伍。
茶館邊的一家農舍飼養(yǎng)著兩頭牛,雖然就在附近發(fā)生了一件如此驚天動地的大事、但兩頭牛卻無動于衷,它們還是悠哉游哉的反芻著,遠處田里的禾苗正在茁壯成長,農夫正在為禾苗澆水施肥。
編輯
傳視頻
TA說
76
目錄
在
以上就是關于中國十大繪畫藝術品相關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有更多相關問題,您也可以聯(lián)系我們的客服進行咨詢,客服也會為您講解更多精彩的知識和內容。
推薦閱讀:
企業(yè)管理咨詢公司哪家好(哪里可以學企業(yè)管理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