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位置:首頁 > 創(chuàng)意學院 > 品牌設計 > 專題列表 > 正文
南極考察站景觀設計(南極考察站景觀設計圖)
大家好!今天讓小編來大家介紹下關于南極考察站景觀設計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對此問題的歸納整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創(chuàng)意嶺作為行業(yè)內優(yōu)秀的企業(yè),服務客戶遍布全球各地,相關業(yè)務請撥打電話:175-8598-2043,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本文目錄:
一、2014年2月8日在南極建立的科考站 泰山站,為什么是架空離地的設計,主
南北半球季節(jié)相反,12-次年2月為北半球冬季時,南半球為夏季.南極洲在地球的最南端,北半球為冬季時,南極地區(qū)11月到次年3月為暖季,且處于極晝期,有利于科學考察.
故選:c.
二、南極長城站的考察歷程
1984年12月27日,我國南極考察總指揮陳德鴻、南極洲考察隊隊長郭琨、副隊長董兆乾和有關人員登上南極洲的喬治島。他們是我國南極考察隊的第一批登島人員。為試選中國南極長城站站址,他們于下午1時乘海豚式直升飛機離開停泊在喬治島民防灣的“向陽紅十號”科學考察船,到喬治島上察看地形。他們先后到達島上的10多個地方。
12月27日晚上7點40分鐘,我國另一批南極考察隊員乘“長城二號”登陸艇登上喬治島,進行建站選址的一些具體工作。
12月29日21時50分(當?shù)貢r間),經(jīng)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批準,中國南極長城站站址選定在此地的菲爾德斯半島上,方位是南緯62度13分,西經(jīng)58度55分。
12月31日上午(當?shù)貢r間),中國南極長城科學考察站的奠基典禮隆重舉行。
奠基典禮是在莊嚴的中國國歌聲中開始的。全體考察隊員穿著紅色、藍色的羽絨考察服,戴著印有“中國”字樣的紅色帽子,整齊地站立在五星紅旗下,心情無比激動。當南極考察隊總指揮陳德鴻等同志把從祖國帶來的奠基石豎立在南極洲的土地上時,全場歡騰。
陳德鴻說:“我們今天的奠基,是為中國第一個南極科學考察站奠基,是代表10億中國人民在南極奠基,以便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作出貢獻?!标惖馒櫶栒偃w考察隊員不畏艱難困苦,發(fā)揚頑強拚搏精神,早日建成中國南極長城站,向黨和祖國人民匯報。
陳德鴻總指揮宣布,任命郭琨為中國南極長城站站長,董兆乾、張青松為副站長。
1985年2月14日晚22點(當?shù)貢r間,北京時間15日上午10點),中國南極長城站的建設全部完成,我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已經(jīng)崛起在南極洲喬治島的土地上。
1985年2月20日上午(當?shù)貢r間),南極長城站落成典禮在大雪紛飛中舉行。這標志著我國南極科學考察進入一個新階段。
南極喬治島銀裝素裹,中國長城站的桔紅色主體建筑物上彩旗飄揚,南大洋考察隊、“向陽紅10號”考察船船員和參加長城站建設的其他人員分別乘著小艇和直升飛機來到了長城站。落成典禮開始的時候,鑼鼓喧天,鞭炮齊鳴,一片歡騰。五星紅旗在莊嚴的國歌聲中徐徐升起,飄揚在南極洲上空。
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主任武衡首先宣讀了國務院的賀電。他說,中國南極長城站的建成填補了我國科學事業(yè)上的一項空白,為我國將來對南極進行系統(tǒng)的考察、進一步加強國際科學技術交流與合作、和平利用南極造福于全人類奠定了基礎。他代表全國人民向為祖國爭得榮譽的考察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親切的慰問。
武衡對在這次建站和科學考察工作中給予合作與支持的各友好國家表示感謝。他說,南極條約要求各國在南極科學考察中進行友好的國際合作、為人類和平利用南極作出貢獻,我國將信守南極條約,并與各有關國家的南極科學考察站和科學家們緊密合作共事。 南極洲是不毛之地,要進行科學考察,必須首先建立考察站,為考察人員提供包括衣食住行在內的各種后勤保障。因此,南極考察的一切需要,在國內都要精心準備,稍有忽視,就會帶來極大的困難。
在進行準備中,對中國南極站的站址的初選,是當時的南極考察委員會首先考慮的問題,因為它涉及到爾后工作的進行。在對南極自然地理有了較全面了解的基礎上,南極委認為,東南極洲盡管離中國較近(相對于西南極洲而言),但在當時沒有破冰船或抗冰船的情況下,要登上東南極大陸顯然要冒極大的風險,因此,暫把視線轉向了西南極洲的南極半島和南設得蘭群島。根據(jù)南極委副主任、國家海洋局局長羅鈺如率團隨阿根廷的抗冰船“天堂灣”號航行的體會,在南極半島建站仍有很大困難。
于是,南極委選定南設得蘭群島作為中國第一個南極站的站址。站址的具體位置還要通過實地勘察,看是否具備較大的露巖地域、船只易接近、卸貨方便、有充足的淡水資源和站區(qū)可開展綜合科學考察等條件再定,之后,預選出11 個站址,其中以菲爾德斯半島南部地區(qū)最為理想,這是一塊臺階式鵝卵石地帶,地域開闊,有3個宜飲用的淡水湖;海岸線長、灘涂平坦,便于小艇搶灘登陸;距智利馬爾什基地機場僅2.3公里,交通方便;夏季露巖多,地衣、苔藥等植物發(fā)育也比其他地點好,企鵝和其他鳥類在此棲息繁殖,適宜開展多學科考察。最后,中國南極長城站就坐落在這里。
三、我國在南極建立了四個科學考察站有哪些?
中國南極科考站現(xiàn)在有五個,包括中國南極長城站、中國南極中山站、中國南極昆侖站和中國南極泰山站,以及在恩克斯堡島在建的第五個科考站中國南極羅斯海新站。
1、中國南極長城站
中國南極長城站,簡稱長城站,是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在南極建立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位于南極洲西南,喬治王島南部。站區(qū)南北長2公里,東西寬1.26公里,占地面積2.5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10米。
該地距離北京17,501.949公里。1984年12月31日上午舉行奠基典禮,1985年2月14日22時(北京時間2月15日上午10時)建設全部完成。1985年2月20日上午舉行落成典禮,正式開站。
該站自建站以來經(jīng)過四次擴建,現(xiàn)有各種建筑25座,建筑面積總計約4200平方米。其中包括主體建筑7座(辦公棟、宿舍棟、醫(yī)務文體棟、氣象棟、通訊棟、科研棟)以及其他一些若干科學用房和后勤用房。夏季可容納60人,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
2、中國南極中山站。
中國南極中山站是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在南極洲建立的科學考察站之一,于1989年2月26日建成,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個南極科學考察站。該站地處南極大陸東部的拉斯曼丘陵上,所在位置距離北京約12553公里,平均海拔高度達11米。
3、中國南極昆侖站。
中國南極昆侖站,簡稱昆侖站,是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在南極建立的第三個科學考察站,名稱公布于2008年10月18日,位于南極大陸內部冰穹A最高點西南方向約7.3公里處,海拔4087米,是中國第一座、世界第六座南極內陸科考站,也是人類在南極地區(qū)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
昆侖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極內陸冰蓋的最高點冰穹A地區(qū)落成,當時建成的昆侖站主體建筑為鋼結構,工程的建筑面積為236平方米,包括生活區(qū)和科研區(qū),可供15至20人進行夏季科考。
第25次南極考察隊領隊、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主任楊惠根介紹目前具體開展的是冰山學、大氣科學、天文學和空間物理學的工作。因為“目前的建設是按照度夏科考站來設計的,沒有計劃越冬,也不具備條件進行越冬”
4、中國南極泰山站。
中國南極泰山站,是中國在南極建立的第四個科學考察站,于2013年12月26日開始建造,2014年2月8日上午11時正式竣工并開站運行。
泰山站為一座南極內陸考察的度夏站,位于中山站與昆侖站之間的伊麗莎白公主地,距離中山站520公里,海拔高度約2,621米。站房主建筑面積410平方米,輔助建筑面積590平方米,可容納20人進行冰川學、極區(qū)空間物理學等相關的科學考察及生活。
2014年2月8日,泰山站正式建成開站。建成后的泰山站作為昆侖站的中繼站,為其提供后勤保障支撐;同時也作為格羅夫山地區(qū)的科學考察基地使用。
5、羅斯海新站。
羅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在恩克斯堡島正式選址奠基。在莊嚴的國歌聲中,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在島上舉行了羅斯海新站選址奠基儀式。
羅斯海新站面向太平洋扇區(qū),位于南極三大灣系之一的羅斯海區(qū)域沿岸,是南極地區(qū)巖石圈、冰凍圈、生物圈、大氣圈等典型自然地理單元集中相互作用的區(qū)域,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
目前,已有美、新、意、俄等6個國家在此區(qū)域建設了7個考察站,國際上在羅斯海區(qū)域選劃設立了南極最大的海洋保護區(qū)。
擴展資料:
南極,一個亙古荒涼的生命禁區(qū),千萬年來除了地衣和苔蘚,沒有任何植物能夠突破冰川的封鎖。
1901年,在羅伯特·斯科特的南極遠征隊中,植物學家便試圖在裝有泥土的盒子里培育芹菜和芥末。從此以后,遠渡重洋而來的科考隊員們,從未放棄這冰天雪地里的渴望,是肉體凡軀對蔬菜的需求,更是荒野心靈對綠植的眷念。
新鮮蔬菜的供應一直是困擾中國南極科考的難題。雪龍船每年只能補給一次,成本高昂,且無法長時間儲存。進入極夜,科考隊員只能依靠大白菜等幾種有限的蔬菜越冬。
蔬菜在南極的極端環(huán)境下很容易脫水或者腐爛,脫水后的蔬菜看起來像曬干的咸菜,很多隊員吃不下,只能包成餃子。同時科考隊員還需要大量補充維生素,但是這也無法完全替代蔬菜水果。
蒼翠欲滴的生菜、清香可口的黃瓜、珠圓玉潤的西紅柿,曾是南極科考隊員心中的“奢侈品”。2005年11月,澳大利亞戴維斯站曾給中山站科考隊員們送了一批禮物。
一個西瓜、三顆圓白菜、三顆芹菜、三顆生菜、一箱西紅柿、一箱洋蔥、一箱橙子,還有一些檸檬和土豆,著實叫隊員們興奮了一把——這是他們半年來第一次看到新鮮的蔬菜。
當天晚上,每位隊員分得了一小塊西瓜和一個西紅柿。中鐵建工隊員尚遼湘不舍得吃,把西紅柿放在宿舍桌子上,每天沒事的時候,就盯著西紅柿看。“總覺得看著的感覺可能比吃了更好”。三天后,當尚遼湘拿起西紅柿,決定把它放進嘴里的時候,發(fā)現(xiàn)西紅柿已經(jīng)爛了。
在這樣的背景下,國家從第31次南極科考開始,啟動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南極極端環(huán)境溫室蔬菜生產(chǎn)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
初期實驗獲得成功后,從2017年開始,由中鐵建工集團南極項目部城建中山站蔬菜溫室。蔬菜溫室采用能抵御14級強風的現(xiàn)代化透光型建筑結構,造型如冰塊般晶瑩剔透,既保證了溫室所需的光照通透性,又符合極地建筑的視覺特征。
隊員們還要給溫室安裝上空氣能熱泵系統(tǒng)、通風系統(tǒng)、加濕除濕系統(tǒng)、循環(huán)通風系統(tǒng)、人工補光系統(tǒng)、全黑簾幕系統(tǒng)、灌溉施肥系統(tǒng)、無土栽培系統(tǒng)、電氣控制、溫室環(huán)境自動監(jiān)測與控制系統(tǒng)等,基本滿足蔬菜生長對環(huán)境的要求。
在第34次南極科考中,中鐵建工集團除了派出主力軍建設羅斯海新站臨時設施外,還另外派出張建和周建良作為先行軍完成了蔬菜溫室主體鋼結構安裝任務。
在第35次南極科考中,中鐵建工集團南極項目部將完成鋼結構次梁安裝、涂料施工、溫室保溫地面施工、玻璃幕墻安裝及室內設備安裝任務,實現(xiàn)蔬菜溫室全面竣工的目標。蔬菜溫室建成后,每月可生產(chǎn)60千克的新鮮蔬菜瓜果,初步解決中山站隊員吃菜難的問題。
此外,中山站蔬菜溫室還將有力推動研究低能耗加熱、降溫、補光、遮光、除濕、加濕、溫室環(huán)境智能控制和遠程監(jiān)控、高效蔬菜無土栽培、超高產(chǎn)栽培等技術研究,讓中國設施農業(yè)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南極科考站
四、世界第一個南極考察站建立時間
世界第1個南極考察站是在1903年建立的,當時蘇格蘭有一個探險隊來到了南極地區(qū),這個探險隊的成員一共33人,他們原本想在南極勘探更多,但是由于厚重的冰層阻擋了他們的去路,以至于他們后來不得不先找一個地方扎營。
探險隊成員用簡易的木板以及石頭圍成了一個小屋子,這個看上去非常簡陋的小屋,就是歷史上第1個南極考察站。實際上,這個南極考察站的使用價值非常有限,因為探險隊隊員基本上很少會停留在這里過夜,簡單的石頭與木板沒有辦法達到防風保暖的效果,畢竟南極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
探險隊的隊員們每天都要面臨著8級以上的寒風以及零下30度的天氣,如果沒有必要的話,大家都會選擇回到船上過夜。從1903年到2020年已經(jīng)是過了100多年的時間,但是這個簡陋無比的南極勘探站點卻已經(jīng)成為了南極考察的一個標志,直到今天,它依舊頑強的存在著。
在當年那批探險家撤走之后,這棟小屋子就被阿根廷所管理,阿根廷的人覺得它很有紀念價值與歷史意義,所以直到今天依舊在為其做定期維護。
擴展資料:
中國南極考察站:
1985年2月15日,中國第一個南極考察站-南極長城站建成,站址設在喬治島南端的菲爾德斯半島東岸,為常年越冬站,中國成為第十八個在南極洲建立科學考察站的國家。
中國第24次南極科學考察于2004年11月中旬啟動,在南極內陸冰穹A地區(qū)建立中國第三個南極科學考察站進行選址測量??瓶缄爢T將分乘雪龍?zhí)柨瓶即帮w機奔赴南極。
其中,由國家測繪局派出的來自黑龍江測繪局和武漢大學的8名測繪隊員,在南極內陸冰穹A區(qū)域、長城站及周邊地區(qū)以及中山站地區(qū)開展相關基礎測繪。2017年11月8日,中國第34次南極科考隊從上海搭乘“雪龍”號前往南極,本次考察將啟動第五個南極考察站建設前期工作。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南極考察站景觀設計問題和相關問題的解答了,如有疑問,可撥打網(wǎng)站上的電話,或添加微信:1454722008
推薦閱讀: